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44
2022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勉励大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从地方工作起,习近平就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建设工作。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彼时的良渚,散布着噪音大、粉尘浓的石矿,“炮声隆隆如战场”。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此后,青山还绿,遗址重生。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开馆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已接待观众450多万人,其中青少年超80万人次。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走向辉煌的奋斗历程,见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以一年中农历的四到六月为时间范围和叙事线索,以立夏、端午、夏至、暑伏等传统节日节令为展示对象,向观众展示北京地区夏季的节令习俗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在展示北京地区民俗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观众对地区文化、遗迹遗物和传统精神的共同保护与传承。
本次赛事以“龙腾高邮,竞渡江淮”为主题,由江苏省体育总会指导,江苏省龙舟协会、扬州市体育局、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比赛设公开组22人龙舟200米、500米直道竞速,来自江苏16支龙舟队伍参加本次比赛。
“做一个大展,它的时间成本、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都比较大,搭配沉浸式的活动体验能将展览的教育效益最大化,让观众更直观、便捷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寻婧元说,她和团队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内容,未来将开展更多针对青年群体的体验活动。
每逢重要节日,博物馆还成为周边村民的文化客厅。元宵音乐会、乡村阅读计划、全家福拍摄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村寨活态文化中枢。更特别的是,所有馆员都是手艺人,许多村民经培训后在馆内制作文创产品,实现“保护者即传承者”的生态闭环。
据悉,为了让候鸟有更多的生存空间,2016年,佳木斯市开始推广“生态留粮”模式,鼓励农民在秋收时适当遗落部分玉米、大豆。同时,林业部门组织专人定期在候鸟迁徙季抛撒粮食。目前,在佳木斯境内停留的候鸟已达90余种,数量突破百万只,其中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年间,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正悄然形成。
“治愈”的过程离不开各方支持。据凯尔纳介绍,近年来,巴西国家博物馆收到多国的募捐资金、捐赠文物和合作意向。其中,中国合作伙伴及各方面对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重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火灾发生后,中方团队当即表示愿意帮助巴西国家博物馆进行重建。当年11月,两国国家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展览互换、文物研究、考古发掘、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我们对此心怀感激。如果没有国际合作的支持,我们绝不可能实现重建。”
曾几何时,受限于县域地方上很多岗位附加值低、机会单一等结构性矛盾,传统商业模式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收入偏低(如企业普工月薪通常在5000-6000元)的背景下,如今当地的很多中青年人都在通过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开辟就业创业新路径。有从商经验的部分中年人率先打破了固有观念,利用SHEIN平台带来的较低出海门槛和高收入潜力的特点实现了商业方向的转型。年轻人们则借助“老乡带老乡”的优势快速学习积累——他们或是在已经开店的团队积累经验,或依托低成本的创业优势开启跨境网店的独力经营,努力融入跨境电商生态。
据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哈马斯在17日的谈判中提出,释放9名被扣押人员以换取60天停火以及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以方则要求哈马斯提供所有剩余被扣押人员的详细信息并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双方还讨论了允许每天4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病患撤离加沙地带等问题。截至目前,以方未公开回应哈马斯的提议。
展厅中最大、最醒目的一件作品非马莫属,这是清代宫廷里的西洋画师郎世宁的代表作《十骏图·万吉骦》轴。马列为走兽画题材之首,在唐代,画马最为流行,甚至单独成为一科,称为“鞍马画”,与“畜兽”并列。唐代画马高手辈出,以曹霸、陈闳、韩幹、韦偃为代表。宋代以李公麟画马最为人们称道,但创作数量不及唐代。元代迎来了另一个鞍马画的高峰,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得到了元代朝廷的支持,极尽画马之能事。明代又渐弱,清代再次迎来走兽画的大发展,题材进一步丰富,技法方面除了工笔、写意外,西洋明暗、透视技法也成为表现的主要手段。
刘曙光,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主编。曾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兼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位于江西中部的堆子前镇,在2023年春节前夕发生的一桩轰动事,至今仍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一个95后年轻人将一台锃亮的兰博基尼开回了家乡。兰博基尼在这里很是罕见,但更为罕见的是,大家分明记得,这位年轻老乡直至两三年前还是在工厂里拧螺丝的打工人。